跑步机的减震和承重
这里转载一个粗略的说明:

人在跑步机上面运动时,人的鞋底其实是在跑步机的跑板上作了相对较长的距离停留的,步骤是:
1)人的鞋底首先是接触跑步机跑带的前端区域,既图中的冲击区,在这个区域,人对跑步机的冲击是最大的,同时跑步机对人的膝关节的撞击也是最大的,大概相当于三倍于人的体重的冲击力,所以去冲击区的减震要求是最高的,也是跑步机减震系统的核心技术所在的区域。
2)随着撞击以后,由于跑步机跑带的运转,跑带带着人的脚往后运转,这个时候会经过一个滑行的区域,这个区域就是所谓的过渡区,在过渡区主要的力量不是撞击产生的冲量,而是鞋底于跑带,跑板之间的摩擦。所以这个区域我们称之为过渡区。
3)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的另外一只脚开始往下运动,于是在跑步机上的脚开始慢慢的离开跑板,在即将离开跑板的瞬间,人的脚会对跑板产生一个向后的推力,这个压力仅次于冲击区人的脚对跑板的冲击力,大概相当于二倍于人的体重的推力所以这个区域的减震也是很重要的。这个区域我们称之为推力区。
所以好的跑步机要有好的减震避震系统,一般都会在冲击区和推力区上做文章。这个也是在选购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就是看这块区域用的什么材质的减震,当然这里每个厂商实现不一样,有的将减震材料放置在跑道里面,有的则直接暴露在外面。暴露在外的更容易观察,但是今后维护也需要更细致注意。
一般质量较好的跑步机,减震都选择较好的同时量足的材质(比如质地软的橡胶、硅胶材质)这样既能有效减震同时也能起到比较好的支撑作用,不会使台子太“软”。而一些质量稍差的,就用使用质量稍差的(也就是橡胶偏硬)或者减震层不厚来缩减成本,有的则用弹簧啥的作为减震。LZ个人不是很推荐这种用弹簧作为减震的,特别是选用较粗的弹簧啥的。。
同样,跑步机的承载也是需要重点注意的参数:
切不可认为只要不超过商品标注的承重就完事大吉,刚才也说了,人在跑步机上运动时,会产生一个“冲击荷载”,这要抵消一部分承重量。因此,在选择的时候也要注意这个参数(一般产品都会注明 承重**KG),尽可能多的留有余地。
作者:banggou
来源:http://post.smzdm.com/p/78546/
查看全文